2008年7月17日晚,北京奥组委在京召开奥运礼仪小姐服饰新闻发布会,美轮美奂的丝绸奥运礼仪小姐服饰惊艳全场,同时成为中外媒体记者关注的焦点。这些礼仪服饰如此完美,其具体设计、选料、刺绣、制作等工艺到底有何与众不同呢?记者带着一系列问题走访了其中“青花瓷”、“粉色”两大系列6种款式400套礼服的生产厂家——杭州万事利集团有限公司。
一、与奥运礼仪服饰近距离——好、精、赞
近距离观赏奥运礼仪服饰,会被精湛的传统工艺所折服,不曾想过盘金绣、革针绣会如此细腻,如此服帖、如此顺畅、如此生动。盘金绣美如其名,各色金丝从内至外一圈圈盘旋而绣,贵在看不出何处是绣点、何处是针眼,只见一幅浑然天成的画出现在面前。革针绣技艺了得,渐变的丝线、发散性的间隔绣法叫机械绣望尘莫及,规律性的“见缝插针”、色彩上的调度如此衔接,因此图案、色彩都非常饱满,叫人忘却了赞叹,会时不时感叹:宫廷绣面临着绝终的可能,何等可惜。
不曾想过手工滚边、对角裁减如此精准、如此圆润、如此一致、如此对称。民间的工艺博大精深,对滚边、裆条、对角、宽窄的裁减运用了中式服装专家台湾籍杨成贵老先生的最高境界——打水线。打水线几近失传,没有眼力、没有功底就做不到细腻而匀称,平整而互通。不经寒苦、不知梅香。
不曾想过真丝面料会如此厚重、如此光泽、如此质感、如此服帖。青花瓷的白色底采用素库面料,由于技术原始、配方复杂、产量低已临绝种,虽不被市场接受但还是挡不住其纯净且分外耀眼的光芒。
值得一提的是:礼服上还镶嵌了施华洛士奇的6类不同大小的水晶,不同角度折射出不同的光亮,美不胜收。
二 奥运礼仪服饰制作全过程——难、攻、成
量身难
“量身定做”是万事利集团遇到的第一个难题——礼服是为分布在全国各城市被选拔出来的礼仪小姐制作的,需要立裁,尺寸要求非常高,必须一次成功。在专题讨论研究后,选用了浙江理工大学的先进测身仪和人工量身相结合的方法,将科学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CAD制版来保证立裁纸样的精确度,解决了难题。
面料难
“青花瓷”白色素库面料制造难,难就难在时间赶。这种布原料稀少,要采购也很困难,而且织造这关每小时只能织2.2米,该面料所需用量2000米,算算要织900多个小时(即38天),因为已经不生产了故要先试机织造得22天,这样总共加起来需要60天,而礼服制作期只有80天,存下20天还需绣花、裁剪、缝制等等工序,若按现状根本不可能完成,为了攻破难题,最后决定每织100米就剪下来,做其他后续工作。此“接力赛”式统筹规划,虽然成本大大提高,但赢得了时间,值得。
绣花难
据万事利集团职业服装公司的朱国华总经理介绍,寻找苏式革针绣绣娘的难度曾一度动摇了万事利集团的工作人员,在公司领导层不放弃追求手工绣的决心下通过各种途径,踏遍了苏州的村、乡、镇终于找到了一个个绣娘,首先找到的是一个84岁的老绣娘,通过她又依次结识了73岁、68岁的绣娘,还找到了为日本公司刺绣的绣花站,通过绣花站召集了江、浙的80位绣娘,这样才组织起了一个刺绣团队,来共同完成奥运礼服的刺绣环节。但眼前只有60天时间,光刺绣一个绣娘在一分钟都不停的情况下需要40天左右,加上绣娘又如此之少,完成使命困难重重。庆幸地是:奥运精神感染着每一位绣娘,加上选择了一个管理能力相当强的领头来组织管理、协调带动刺绣现场,再则号召大家继续找绣娘,发挥出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境界,终于解决了难题。
工艺难
礼服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设计师用尽了心思——将中国的宫廷传统工艺都运用到了奥运颁奖礼服的制作图纸上,图纸毕竟不能代替实物,在实际裁剪过程中,为了完满地展现图纸所要表现的意境及工艺,选择了传统中式服装的裁剪方式方法,而找熟练掌握传统中式工艺的师傅很花时间。功夫不负有心人,万事利集团先后找到中式服装专家台湾籍杨贵成(已离世)的弟子以及杭州当地有名的蒋明师傅,给现有的召集在一起的工艺好手集中培训,手把手传授技艺,就这样晚上学习,白天运用,全班人马齐心协力终于克服了困难,完成了裁剪工序。
万事利集团在这个令人喜悦和自豪的机会面前,遇到了一系列的难题,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按时、按质、按量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设计师和奥组委相关人员在查看奥运礼服的工艺和品质后都非常满意,顺利通过了验收。万事利集团董事局执行主席屠红燕女士深情的说:万事利集团能够参与奥运颁奖礼仪服装的制作,这是万事利人对奥运会在北京召开所贡献的一份深深情怀,也是我们浙江作为文化大省、杭州作为丝绸之府贡献给国人的丝绸臻品,更是我们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示我国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的绝佳载体。